The REAL Blog

用最真實的文字&分享,讓你的生活與事業得到最簡單直接的成果

家庭共享行事曆|顏色標籤🖍️ 自動提醒,原來這樣用?

時間管理 生活經營
家庭共享行事曆

(這篇文章摘錄 Youtube 影片,也增加了「如何選擇電子或紙本行事曆」的篩選方式喔)

最近我身旁學員或朋友很常又冒出失衡,或各種沒時間的狀況。像是,沒時間整理堆放的雜物、沒時間開始的「想做」、沒時間統整的任務?然後,你發現因為時間都被孩子、家庭、支援型任務,或一堆生活的突發狀況給佔據了。你又漸漸的失去對生活的主導權...

以,我想該是時候,每個人都要再度重新審視自己家庭的 organization 的時刻了!而今天,讓我們從生活行程的 organization 開始。擺脫使用了Google 行事曆與掛曆都用了,還是紙上談兵的結果,或是家庭責任的「超重」感受,一起學會用小技巧:

  • 讓現有工具(不論是電子或掛曆)發揮功能
  • 用簡單色彩,讓責任劃分清楚又輕鬆
  • 培養家庭成員,養成同步與更新資訊的習慣

 

 

選擇適合的工具,電子 vs. 紙本 哪個好?

既然是協助讓彼此更好的共享行事曆,你們習慣使用哪一種?紙本還是電子的?這裏幫你篩選:

(1) 沒使用電子行事曆的習慣 vs. 不排斥使用電子行事曆

若你或共享者完全沒使用電子行事曆,也不排斥使用,而你需要有「多次提醒」或「立即紀錄」的功能,你們可以嘗試使用電子行事曆。但若有一方非常排斥,你們可以選擇紙本書寫的掛曆。

 

(2) 需要透過「直接看到」來提醒行程 vs. 常視而不見型

有的人更適合透過「看見」來提醒。所以,如果你家中剛好有一面可以作為佈告欄的地方,或剛好冰箱上可以吸上當月或當週行程,掛曆就很適合你。

但若家中成員屬於「經過也沒感覺型」,或許找出沒感覺的原因(有時候是環境太雜亂,需要收一下)就能提升掛曆或佈告欄的效果,也可能你們使用電子行事曆更有效果。

 

(3) 一人管理 vs. 全家共同管理

如果家中行程常是由一人管理,再告知或提醒大家的類型。若主導者想要繼續主導與提醒,你可以使用自己喜歡的方式。若你想提醒家中習慣「用視覺化方式」記憶的成員,除了使用掛曆,你也可以「直接印下」管理者的月行事曆,貼在冰箱或佈告欄上。但若你想要促進全家的討論性或提高全家的共識與參與感,則需要共同討論來決定適合彼此的工具。(以有小孩的家庭來說,紙本掛曆或佈告欄就是很好的選擇)

 

 

家庭常見的困難,真的能靠行事曆解決?

家庭成員各自有他的生活、習慣與作息?所以,家庭時間協調總是感覺很瑣碎和困難,不只常有行程衝突、突發狀況多,還有不少臨時改變的狀況?或你們往往行程排太滿,這個「充實感」好像是全家都很累?

如果以上狀況,你似曾相似或非常熟悉,該是好好微調或使用家庭共享行事曆了!

因為這是一個能讓全家人同步查看、更新的工具,你們不只共享資訊,也共享責任。更棒的事,是你們會將行程「超重責任」感,轉化為更多的討論、優化、協調、互相支援,與更優質的參與感。

所以,你可以怎麼做?

 

色彩標籤管理怎麼做?

 

以成員活動做區分 vs. 以事件或責任做區分

如果你希望看出家庭不同成員的活動,你可以用各成員對應的顏色做標籤(如,紅色是兒子、黃色是女兒、伴侶是藍色等)。

如果你希望看出成員的「參與/涉入情況」,可以用活動對應顏色做標籤(如,全家參與的用粉色、孩子學校活動用紫色、你的工作用黃色等)。

如果你希望責任的劃分可以更清晰或輕鬆一點(或許有人常搞不清楚,或常忘記),可以用責任類型做區分(如,全家都參與的用粉色,你的特別事項用藍色(像是,接送、採購),伴侶的特別事項用綠色(像是,修水電、除草))。

當然,你也可以視家庭狀況合併或增加你需要的功能。這個部分,在電子行事曆或紙本都可以很好操作。

 

 

自動提醒怎麼做?

這個功能就只有電子行事曆才能辦到了(紙本的話,就需要家人的溫馨提醒啦!)

很多人無法獲得提醒的效果,原因在於設置提醒時,忘記在一開始「加入活動時,就邀請」家庭成員,所以變成一個「自動提醒『自己』」而已的行事曆,並且期待對方會主動知道訊息,也有即時查看行事曆的習慣。

那先在你知道了!新增活動時,即邀請成員,並設置自動提醒(我習慣設置兩次,分別是五天前和一天前),就可以幫你大大減少腦力消耗,輕鬆管理任務。

 

 

今天分享的內容,我都在 youtube 影片中放上我真實的生活實例與規劃狀況,希望給你最大的幫助!歡迎收看訂閱頻道,對了!我這集是搭配 IKEA 的茉莉花香氛燭🌷🕯️ (純推薦,無業配),只是我很喜歡這個香味。

我也歡迎你加入,每月一起規劃 Plan & Coffee Chat 的行列,之後也和你分享如何每一週用 10 分鐘,幫助你提升家庭親密度,還可以更新與同步全家人計畫